日本脑炎,不可轻忽

日本脑炎(JE)的病毒是与登革热、黄热病及西尼罗病毒有关的黄病毒属病毒,它是借由蚊子的叮咬而传播。估计全球每年发生13,600至20,400宗急性致命日本脑炎病例,以及每年有14,300至27,200名日本脑炎幸存者出现长期神经损伤。南亚、东南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皆有日本脑炎出现的踪迹。估计有30亿人居住在日本脑炎病毒流行的国家。

日本脑炎主要影响儿童,而在日本脑炎流行的国家的大部分成年人在儿童时期受到感染后具有天然免疫力,但是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由于日本脑炎在国内的郊外及乡村地区较常见,因此马来西亚的日本脑炎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地方性流行病:发生在特定人群或特定地区常见的疾病。

日本脑炎病毒传播途径

日本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子Culex tritaeniorhynchus和类似的蚊种,它们在稻田及其他露天水源产卵(曼蚊属和按蚊属)。这些蚊子在叮咬猪或涉禽等体内带有日本脑炎病毒的扩大宿主后,变成带有病毒的蚊子。

扩大宿主:宿主中的传染性病原体,例如日本脑炎病毒,迅速繁殖增生至高水平,当蚊子等媒介叮咬这些传染性病原体时,蚊子也被感染。

人类被认为是日本脑炎病毒的最终宿主,这意味着病毒不能繁殖增生至高水平,因此有关病毒不能再传播到其他叮咬的蚊子或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传染。

日本脑炎的症状

大多数受感染的人出现非常轻微,类似流感的症状或没有任何显著的症状。出现症状的人士,其潜伏期(从受到感染至出现症状的时间)通常为5至15日。每250名受感染者中约有1人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

  •  高烧(发烧)
  • 抽搐(尤其是儿童)
  • 颈部僵硬
  • 神志不清
  • 无法说话
  • 身体虚弱或瘫痪

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病死率可达30%。经历严重症状后幸存下来的患者,复原过程非常缓慢,康复者当中有20-30% 也可能出现脑部发炎(脑炎),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谁会是高风险群?

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感染,但一些人会面对较高的风险,如:

  • 在养猪场或农田(如水稻田)附近生活或工作的人士。
  • 在此病流行的国家,特別是郊外乡村地区计划进行广泛户外活动(露营、登山、工作等)的游客。
  • 打算在曾经发生日本脑炎病例的地方进行长途旅行的当地居民。

治疗和预防

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并对患者施以支援性治疗以克服感染。由于日本脑炎并无特定的治癒方法,因此采取防范措施很重要。这包括避免被蚊子叮咬及/或接种日本脑炎疫苗。

避免被蚊子叮咬:

  • 穿长袖衣裤,避免深色衣服。
  • 进行户外活动时记得使用驱蚊剂。
  • 若有需要可使用喷蚊剂/喷雾器或蚊香。
  • 避免在蚊子最活跃的尖峰时段(黎明和黄昏)进行户外活动。
  • 居家窗户装蚊纱网。

接种疫苗:

  •  在砂拉越州,日本脑炎疫苗被列入在国家疫苗接种计划(NIP)内。每名孩子总共将获得接种3剂,即在9个月大和12个月大时各接种一剂,过后在7岁时再接种一剂加强剂。
  • 砂拉越州对日本脑炎疫苗有效性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0年的监测期间(1997年 – 2006年),有关疫苗大大地减少了日本脑炎病例数量及感染风险。
  • 其他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私人诊所接种疫苗。请向你的医生查询接种此疫苗的详情及你是否适合接种此疫苗。

Subscribe to our parenting newsletter.

Comments